进入2025年正规股票t十0交易平台,股东继续增持银行股。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日前增持农业银行H股及工商银行H股。在A股市场上,苏州银行、光大银行也获控股股东增持。去年以来,已有30家上市银行获股东青睐,在上涨的同时获股东频繁加仓。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银行股东退出。
业内人士认为,股东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随着监管机构对市值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银行股有望走出“破净”,同时银行的分红水平相对较高能满足股东追求稳定股息收益。展望未来,银行股虽较难复现2024年行情,但仍具备配置价值,银行业息差走窄对盈利能力构成挑战,此外还要重点关注不良率及拨备缓冲效应。
险资增持银行股
新年伊始,险资继续增持国有大行。
农业银行1月8日公告,平安资管于1月3日在场内以每股平均价格4.2257港元增持了农业银行H股1652.1万股,涉及资金约6981.28万港元。此次增持后,平安资管的持股数量增至15.46亿股,持股比例从4.97%上升至5.03%。
1月2日,香港交易所的披露文件显示,中国平安以约7.56亿港元的价格再次增持工商银行H股约1.55亿股,持股比例从15.84%提升至16.02%。
实际上,在过去一个月里,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已五次增持多家国有行H股股票。其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平安资管投资工商银行H股股票,并于2024年12月20日达到了工商银行H股股本的15%,一度触发举牌规定。
此外,中国平安在2024年12月18日增持了建设银行H股6770.31万股,又在2024年12月27日增持了邮储银行H股1500万股;而平安资管则在2024年12月24日增持了邮储银行H股350万股。
针对险资连续增持国有大行H股的动作,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近年来,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险业的负债端增长迅速,保险资金已成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新增资金来源。
“在权益资产方面,保险资金倾向于投资高股息板块,尤其是那些经营稳健、分红稳定的国有大行。与A股相比,国有大行H股的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险资金增持国有大行H股的趋势仍将持续。”薛洪言说。
记者注意到,2024年,保险资金也频繁增持其他银行的股份。信泰人寿在2024年第一季度增持了北京银行3.56亿股,使其持股总数增至9.94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4.7%。根据浙商银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信泰人寿成为该行第七大股东,持股数量为7.71亿股,持股比例为2.81%。
此外,还有两家险资太平人寿、民生人寿分别是浙商银行的第五和第八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36%和2.8%。
“政策鼓励保险资金入市,权益资产配置空间大,预计未来保险资金将增加权益资产配置。”一位险资人士对记者表示,在长期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固定收益资产回报率降低,险资利差空间受压。同时,非标资产到期且优质资产减少,配置难度增加。此外,债券久期缺口缩小,分红险产品结构转变,减少债券配置需求。
新旧会计准则的变更也对险资的配置产生影响。广发证券分析师刘琪指出,在新会计准则下,为了平滑财务报表的波动,保险公司有动力和趋势增加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类资产的配置,以获取分红为主要目标。
资金有进有退
不只险资在行动,多家银行的股东也在年初开始增持股份。1月8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发集团”)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苏州银行股份,增持金额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截至公告日,国发集团持有苏州银行股份5.37亿股,占该行截至2025年1月7日总股本的14%。
1月7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截至当日,其控股股东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了该行A股股份1.22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21%,累计增持金额为4.03亿元。
事实上,去年全年,银行股大涨的同时还吸引了不少股东关注。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有30家上市银行获得了股东的增持。国有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先后获中央汇金大手笔增持,累计获增持规模超过10亿股。
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6家股份制银行发布了增持公告。其中,华夏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获得了中央汇金的增持,增持数量分别为3.1亿股和3.38亿股。光大银行的控股股东光大集团增持了6432.14万股A股,占总股本的0.11%。招商银行的高管人员则以自有资金增持,金额在1150万元至2300万元之间。
城农商行也获大股东和董监高增持。法国巴黎银行在2024年3月至11月期间增持了南京银行1.79亿股股票。兰州银行由于触发了股价稳定机制,董事和高管承诺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股票,金额不低于2693.61万元。西安银行的两名副行长及40余名中层管理人员合计增持超过200万股,增持金额接近700万元。上海农商银行的12名高管人员和董监事完成了增持,共增持89.28万股,累计增持金额达到601.21万元。
股东频繁增持银行股背后存在多重原因。“一方面,监管机构近期对市净率低于净资产的股票提出了市值管理的要求,而一些银行的市净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大股东的增持行为与监管的指导方向一致。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的可转债即将到期,但转股率较低,难以有效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大股东的增持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多数银行股上涨的同时,也有资金选择退出。1月2日,百大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在2024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了杭州银行股票17万股,成交金额共计241.69万元。去年11月,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人寿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了杭州银行股份5930.28万股,占该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近乎“清仓式”减持。
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银行独立董事李浩计划在2024年11月7日至2025年2月6日期间减持不超过4125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06%。2024年11月,长沙银行遭股东湘邮科技清仓减持。10月,齐鲁银行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华宇完成减持1.32%公司股份。
此外,在港股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减持案例。2024年10月18日,香港联交所官网披露,李嘉诚和李泽钜两次减持邮储银行H股,分别减持7851.7万股和2280.1万股,合计涉资4.75亿港元。12月6日,旭日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5日分别出售了3400万股工商银行和3300万股建设银行股份,平均售价分别为4.69港元/股和6.07港元/股,总价值分别为1.59亿港元和2.003亿港元。
仍有配置价值
2024年,银行(882115.WI)板块累计上涨43.56%,成为全行业中涨幅最大的板块。其中,上海银行、沪农商行、成都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渝农商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11只个股涨幅超过50%。
展望2025年,业内人士认为,推动银行板块在2024年表现强劲的因素今年很可能会继续存在。薛洪言认为,银行板块在2025年仍有配置价值,就空间来看,股价上涨会摊薄股息率,2025年银行板块难以重现超30%的涨幅,但跑赢存款利率问题不大。
湘财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怡萍指出,随着金融配合财政政策发力,财政资金加快落实到项目建设,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发挥作用,有望助推基础设施类与制造业信贷投放。年初险资有望增配权益资产,提升银行股高股息优势。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表示,2008年以来银行板块经历了四次风格切换,2009~2015年为股份行时代、2016~2021年中为核心资产时代、2021年中~2022年底为区位优势时代、2023年至今为高股息时代。从历史复盘看后续行情,2025年行情的演绎可参考2013年、2019年或2023年,上半年高股息策略,下半年看政策。
不过,息差走窄的压力成为银行业盈利的一大挑战。自2024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持续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降低了15个基点;第二季度净息差与第一季度持平,但在第三季度又下降了1个基点,降至1.53%。
就上市银行而言,在已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净息差的23家A股上市银行当中,仅有常熟银行的净息差保持在2%以上,而有10家银行的净息差低于当期行业平均水平(1.53%)。相比之下,去年年底时,在42家上市银行中,净息差超过2%的有10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4%)的有9家。
对此,业界普遍认为,由于2024年内LPR三次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低,再叠加债券市场调整和投资收益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息差收窄以及盈利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2024年以来,国内银行业的息差整体呈现收窄趋势,主要受货币政策宽松、贷款利率下降以及存款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尽管存款利率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负债端的成本压力,但其效果相对滞后,预计全年息差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银行板块的业绩应重点关注净息差、不良率和拨备缓冲效应。在薛洪言看来,在不良率方面,得益于政策的全力推动消费、稳定楼市以及加强债务化解,银行的零售贷款、房地产贷款以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不良率有望达到底部并趋于稳定。至于拨备方面,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09.48%,较年初上升了4.34个百分点,这为2025年银行利润的波动提供了更多的缓冲空间。
进入2025年,银行板块跟随大市下跌,截至1月9日收盘,该板块累计下跌1.43%,长沙银行、郑州银行、华夏银行、瑞丰银行等跌幅居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陈君君
相关阅读 大摩展望中国银行业2025:净息差将企稳,信贷成本有望改善2025年净息差下行压力将明显小于2024年。
250 01-21 20:52 特朗普就任在即!美股、美债、美元、加密货币市场或迎考验特朗普推出代币打开了道德和监管问题的潘多拉盒子。虽然该模因币代表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世界与政治舞台的融合,但它也模糊了加密货币治理、通过加密货币获取利润,以及拥有加密货币影响力之间的界限。
223 01-20 17:10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CPI重燃美联储降息预期,美股上涨;美国银行股财报亮眼,四季度净利润:小摩增50%、高盛增超100%隔夜美股收高,CPI重燃美联储降息预期,金融巨头财报强劲。
67 01-16 09:16 滚动更新丨道指开盘涨1.63%,银行股普涨华尔街大行公布Q4财报,贝莱德、富国银行绩后涨超5%,花旗集团、高盛涨超4%,摩根大通涨1.7%。
75 01-15 22:35 上市银行股备受追捧,中小银行股权却频现“1元起拍”即便设置低价起拍的营销噱头正规股票t十0交易平台,但市场买账者依然不多。
385 01-05 21:2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